close
說到「以人為本」這四個字,
會先想到甚麼?
我想,會有很多人跟我一樣直覺反應地想到:「北歐」。
報章雜誌上總是不停地重複著,
北歐諸國有多麼多麼注重人權,
北歐諸國又發展了有多麼多麼完善的社會福利。
就連目前我就讀的研究所也是跟隨著北歐諸國對於年長者生活與學習...等人權與關懷,
鑽研著台灣對年長者該有的福利與學習設計。
是的,私內心總是將「以人為本」與「北歐」畫上等號。
但說來慚愧,倘若真有人問我為何「北歐」就該跟「以人為本」相提並論?
我恐怕也只會端出芬蘭Nokia公司的那句:"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以及其他在研究所上課所認識到的長者福利法規,如此表面的認識而已。
這次親訪丹麥與瑞典後,畢竟不是跟著研究所的學術參訪團,
因此無緣前往我非常想看的當地「長青公寓」一睹北歐老人之人間天堂。
但是,光是步行於一般大街上,
就能強烈地感受到北歐確實是「以人為本」。
並且,這份「以人為本」不是用嘴巴說說,
而是在現實生活中的每個小角落都容易親身體驗。
特別是在Stockholm, Sweden(瑞典,斯德哥爾摩)如此的繁忙大城市,
人來人往,建設發達,
儘管不是到當地長期生活,
但是幾天在各處街道上步行下來,
斯德哥爾摩那強烈的以人為本特質,
也讓身為背包客的每一個旅客能夠輕易觀察到。
私心認為,特別容易觀察到的大概是瑞典在於「尊重各種性別」與「愛環保」的這兩個議題上。
*同居&尊重各種性別&領養*
瑞典是個家庭組成方式奇妙的國家,
常常一個家庭裡的兄弟姊妹可能都來自不同的父母,
其原因大概是瑞典人不見得一定選擇婚姻,不一定要結婚,而往往選擇同居,
但即便是同居,瑞典人也還是能夠有共同生活的保障。
這份保障來自於這國家對同居者所制定的法令,也就是瑞典的「同居條例」(The Cohabitees Act)
2003年,瑞典制定新的「同居條例」(The Cohabitees Act),
讓不論是同性戀抑或異性戀的同居伴侶都享有相同的權益。
受保障的伴侶須持續同住,二人須是伴侶關係,及共同分擔家居責任及開支,方可受法例保障。
同居條例」就分配及處理同居住所及當中的家居設施,為同居伴侶中較弱勢的一方提供保障。
同居伴侶也可以自訂協議,選擇不受該法例的規管。
在這份法規裡,不僅能看到對共同生活方式的彈性,
更能夠看到對同異性戀者皆有的平等。
這次甫到斯德哥爾摩的Arlanda機場,
立刻就在機場的旅客服務中心發現了竟然有針對「男同志」以及「女同志」所分別設計的斯德哥爾摩導覽團,
也因此,令我剛到達瑞典即立刻強烈對北歐的各種性別皆平等的這議題有了強烈的直接感受。
給男同志的專屬市區導覽
那當然也有給女同志的專屬市區導覽
性別平等的這點也直接反映在許多街道的角落,
像是:瑞典常常男女共用同一廁所
(備註:瑞典的廁所,雖說是男女共用,但它的設計是一大間廁所,裡面隔間各自有各自的空間。
說白話點,就是一大間廁所裡有很多間如套房式的獨立廁所,
所以男女都使用這廁所,但各自不會影響。);
又像是知名的斯德哥爾摩皇宮衛兵交接,不乏可看到許多女性衛兵。
或是,男性女性家務平權,在大街上常常可以看到爸爸(而不是媽媽)負責推嬰兒車顧小孩。
眼尖的你發現了嗎?皇宮的交接不乏許多女性衛兵呢!
特別一提,關於瑞典的同志與領養議題,
之前看了一部瑞典片叫作:派翠克一歲半(Patrick, Aged 1.5)
電影講述的是瑞典的合法同志婚姻與社會福利領養制度似乎相當完善,
但實際上在這樣的社會法治福利國家總難免還是有些對同志的歧異。
這部片裡,不僅有北歐的鮮豔色彩與簡約設計,
也忠實地呈現出瑞典的生活步調與情調,
大力推荐。
在瑞典街頭,到處可見型男奶爸。
這兩個男子相約外出喝啤酒,還推著娃兒在旁邊喝果汁,
很有意思。
再者,我想到從前曾經在紐約街頭看到的一個標語寫著:Adoption, no segregation(領養,不分種族),
如此的標語竟然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街頭有了完美的印證。
在瑞典街頭,十分常見西方臉孔的父母帶著東方臉孔的孩子,
根據來自瑞典領養組織的官方資料,
瑞典目前的合作認養國家就有超過50個,
並且從50年代就開始協助認養許多其他國家的孤兒或難童,
而其中又以50-60年代間領養的韓戰遺孤最多。
難能可貴的是,不似一般台灣連續劇,領養了小孩就絕對不讓小孩見親生父母;
在瑞典,認養的父母由於接受了認養的詳細輔導措施,
因此,不少認養父母皆能抱持著健康的心態,鼓勵認養兒未來有天回故鄉尋根。
http://www.adoptionscentrum.se/en/(瑞典領養組織官方網頁)
在瑞典街頭,很常見到白人父母帶著亞洲面孔小孩。
話說照片理這兩個亞洲娃兒好可愛
*愛環境,從環保做起*
在一本斯德哥爾摩當地的街頭免費雜誌上讀到,
(是一本全英文的免費精緻雜誌,瑞典人真的好愛英文哪!)
環境要好,生活品質才會更好,
因此「以人為本」,這點也展現在環境的愛護上。
超級精美的免費斯德哥爾摩雜誌(酒公賣局Systembolaget有得拿)
令我非常驚訝的是像斯德哥爾摩如此的大城市,
竟然有比多還要多的腳踏車使用人口,
到處都可見十分時尚的潮男型女為了健康為了環保,
也或許還有為了省錢,
因此以腳踏車代步。
不僅如此,為了呈現真正的系統化之以人為本,
斯德哥爾摩的腳踏車可不是騎了就上路,
在這裡,腳踏車道可是經過國家政府特別設計的「公共建設」,
這就好比高速公路系統一般,
選擇了特定的腳踏車道就可以一路隨著該道路到達特定的地方。
這個網址,各位甚至可以下載到斯德哥爾摩的腳踏車專用道完整地圖:
www.stockholm.se/PageFiles/108584/TK_cykelkarta_norr.pdf
有好的自行車道,也有各種可愛腳踏車
這台是給觀光客用的City Bike,可以到旅客服務中心買票券,
價錢是:三日券165kr. / 一季券(可從每年4月用到10月) 300Kr.
City Bike官方網址:http://www.citybikes.se/en/To-buy-a-bike-card/
他們不是一般情侶健身,他們是瑞典郵差!!!
郵差也要卡打車才環保
除了用卡打車踏出環保以外,不亞於德國,
瑞典的垃圾資源回收可也是做得嚇嚇叫。
在幾乎稍為中型的超市,都可以看到資源垃圾回收站,
因為在瑞典有所謂的「押金回收制度」,
簡單的說,「押金回收制度」是指在瑞典在購買飲料時,顧客除了需要負擔飲料價格(含稅)以外,
價格裡其實還包含了環境保護押金。
而這押金,都可日後贖回,
方法是將包括金屬罐.寶特瓶跟其他的資源帶到這些資源回收站,
然後可換成現金,或是超市的折價券折抵之後消費。
也因此,在這裡的街道上往往可以看到很多街友或看似非法移民的人們,
努力的翻索著垃圾桶尋「寶」,因為這些垃圾都是可換錢的寶哪!
當然,你也會看到許多一般瑞典民眾,帶著超級大袋的家庭垃圾到超市轉現金呢~
超大台的垃圾資源回收車,整個乾淨毫無惡臭
瑞典就連速食漢堡店,都極力的注重環保
圖為連鎖漢堡店MAX的漢堡環保示意
看到了嗎?寶特瓶罐一個就值1Kr.
金屬罐一個0.5Kr呢!
不同的超市有不同的回收機器
有很多文字說明的回收孔
這趟的旅程,
瑞典忠實的呈現了出發前我對於當地該有的「以人為本」之夢幻想像。
而從這之中學到的是,
北歐的美好不只是一場夢,
而是真切的生活落實。
「以人為本」這不該只是一個國家既有的文化呈現,
更重要的是必須相搭以國家的配合政策制定以及教育系統理念傳達,
瑞典有了前述兩者的輔佐,
也因此,人民得將「以人為本」之美好實現於生活之每一個小角落。
而我們,遠東背包客,將這份人本之美.社會之好,盡收眼簾。
看了那麼多瑞典的環境與社會福利制度,
下一篇瑞典觀察日記終於要回到這部落格的初衷,要照顧到各位的胃,
要來看到:瑞典愛吃,吃甚麼,怎麼吃!
敬請期待
延伸閱讀點我看
1. 瑞典,一些背包客會需要的實用資訊整理-交通工具、免費廁所& Wifi
2. 瑞典,一些背包客會需要的實用資訊整理-免費導覽、特價、超市可嘗試的食品
3. [背包客觀察日記] 瑞典,斯德哥爾摩Stockholm的金髮與街頭時尚(街拍)
歡迎到Gourmet Passion FB粉絲團參觀完整相簿,
點我看:瑞典,斯德哥爾摩Stockholm觀察日記-尊重各種性別&愛環保
想知道更多歐陸旅遊訊息, 也歡迎你加入Gourmet Passion美食熱情FB粉絲團哦!
點我加入--> Gourmet Passion美食熱情FB粉絲團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